上城区,杭州最为繁华的的区域之一,在这里高楼大厦星罗棋布,马路上也是车水马龙。但就在这浓郁的都市氛围中,恰恰有这样一座「矮小」的建筑。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青瓦白墙,加之精美的雕饰,无不散发着庄重的气息。这就是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旧址普慈寺大殿。在这大殿背后,更是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晚清时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但这并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国强兵的道路。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正值甲午战败,慈禧太后却仍挪用建设海军的经费去建造颐和园。清廷的腐败无能再一次刺痛了无数爱国志士的神经,他们上下求索,找寻救亡图存之路。教育救国,培养人才,冀以振兴中华,是当时社会各界的共同愿望。
这一年,林启调任杭州知府。「请罢颐和园之役,以疏民困」,三年前,担任御史的他因上书反对慈禧太后营造颐和园被贬为衢州知府,如今又被调至杭州。面对内忧外患,曾经担任陕西学政的林启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旧式书院「只空谈义理,溺志词章」,不能适应革新图强的需要。于是,他为时任浙江巡抚的廖寿丰起草了《浙江巡抚廖寿丰奏为浙江省城专设书院兼课中西实学事恭折》,提出「居今日而图治,以培养人才为第一义。居今日而育材,以讲求实学为第一义」,得到了清廷的批准。早在衢州任上,他就创办了十余所学校,而这一次在杭州,他更要好好利用这次机会。
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林启利用被查封的普慈寺作为校址创办了一所新式学堂——求是书院,书院「以讲求实学为第一义」,倡导「务求实学,存是去非」。中间原大殿作为办公室,两边的寺屋作为教室和宿舍。作为自己在杭州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林启格外重视。亲自担任总办,负责确定章程,聘请海内外名家来杭讲学,购置大批图书与仪器设备。
在对新生的招考上,林启要求严格。他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文化基础,还要求学生学风正派,行诣笃实。经过紧密筹划和准备,求是书院于这一年四月二十三日(1897 年5 月 21 日)举行了开学典礼。首年招收「举贡生监」30 名,第二年又扩充学额,分设内、外两院,以原来的 30 名为内院生,另招外院生 60 名。这些学生大多怀揣新思想,渴望新知识,同样希望能够救国救民。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中却涌现了陈独秀、蒋百里、邵裴子等许多优秀人才。邵裴子评价求是书院「为浙江革命思想重要源泉之一」。求是书院成立不过三年而校内革命思想已蓬勃发展,后来参加革命的亦有其人,成为本省及全国革命史上不可或缺之一部分。
求是书院主张洋为中用,邀请了许多外国学者执教,并聘请了王令赓担任总教习,加之国内很多新学问家的加入,其中就包括维新派学者宋恕以及高啸桐,一时间书院名家云集。书院除了传授国文,还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史地、博物、音乐等现代课程以及造船、种植、矿物、制造等技术科目,旨在培养文理兼长、手脑并用的新型人才。
此外,新成立的求是书院也成为了孕育、传播新思想的根据地。在这里,赫胥黎的《天演论》、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王船山的《黄书》以及陶拙存的《求己录》等都被列为了必读书目。戊戌变法失败后,守旧派一度企图解散书院,林启再次挺身而出「愿意身家性命担保」,书院得以安然无恙。
书院首创了派学生出国留学的制度,创办初期的几年间,就有几十名优秀学生前往日本等国学习。这也成为了学院保护有维新革命思想学生的方式,外院生蒋百里曾因作诗吊唁唐才常险被除名,书院也借机将其送往日本,转而进入士官学校学习。
1900 年,也就是书院成立的第三年,创始人兼总办林启于任上因病去世,葬于杭州,他对杭州教育事业的贡献也被这里的百姓所铭记,立林社纪念。为追述其功绩,有后人题词曰:「树人百年,树木十年,树谷一年,两浙无两;处士千古,少尉千古,太守千古,孤山不孤」。
次年,书院更名为浙江求是大学堂。之后先后名为浙江大学堂,浙江高等学堂,浙江高等学校,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并于 1928 年正式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尽管校名几经变更,但其蕴含的「求是」之精神始终未变,并照耀着百年浙大人的「求是」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