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原始的生命诞生于原始的海洋中。那一片汇集了河流、雨露的广阔海洋,又将生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水,成云致雨,积细流成惊澜,日夜奔流不息。
水是一种精神,是大自然赋予每一个生命都应有的精神。《荀子·宥坐》中写道: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 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 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水有德、有义、有道、有勇、有法,有正、有察、有善教化、有志。
在众人眼里,水是至纯至柔之物。它们似有形实无形,遇圆则成圆,遇方则成方,且润滑细腻,天下柔者莫过于水。水虽是至柔之物,而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涓涓细流的小溪,生生不息,磨去奇峰利石的锐气;滚滚长江,九曲蜿蜒,奔流湍急。李白明白水的精神,「抽刀断水水更流」,水在利刃的威逼下,并未屈服,而是前赴后继,奔赴上前。魏征也懂得水的力量,「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人何尝不是如此,需要柔弱,需要坚韧,同样也需要自己的志向和良好的毅力,像流水一样存在于世间。
李小龙在论说武术家的修为时,他以水来比喻武术的最高境界。李小龙在武学上的提升,犹如一般道者在「得道」前有所「悟」一样。有一次,李小龙面对练武呆滞不前的困境,叶问认为他过于紧张,叫他放松,并叫他不要再练,回家好好想一想。李小龙在家停练足足一星期,但仍然想不通。他于是出海散心,划着小艇,愈想愈恼,便以拳击水就是这么一个击水动作使他醒悟过来:「水,这种最基本的东西,不也就是功夫的要义吗?水正好为我证明了功夫的原理……水,是世界上最柔软的物质。这就是了,我一定要像水的本性一样。」于是,李小龙把自己的武学变成水,水是没有固定形态的,故他的武术也没有固定形态:水的柔弱是无坚不摧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拳术能最柔,就能最坚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是李小龙当下面对的景象,水、舟和水击力,加上李小龙本身,骤然浑然成体,使水「几近于道」的现象了然泛现。李小龙的武术原理,就从这个「功夫像水」开始,踏入合于「道」的武术最高体现。
水知道,如果它们在奔流的过程中停息,沉溺于泥沙,就永远无法再见到阳光。水赋予了中华民族柔中带刚,坚不可摧的强大生命力,由源远流长的文化根基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中国魂,使得中华民族得以雄居世界的东方。我们要像水一样强大,像水一样不断的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的冲破障碍.像水一样坚定的流淌。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将自己的厚度积累起来。有一天时机来临之时,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