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执导的电影《奥本海默》终于在国内上映了。虽然上映的那天是周三,工作日之中,还下着连绵不断的雨,但我仍然很迫切地买了那一晚的电影票去观看。因为我很喜欢诺兰的电影,我也很喜欢主演基里安·墨菲。
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奥本海默从求学到任教,到负责曼哈顿计划,再到被审讯的故事。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片,注定不会有华丽的特效和激烈的打斗。但诺兰并没有将奥本海默的经历交代的像流水账一般,而是使用了他最擅长的非线性叙事和极其精妙的镜头语言将这个故事精雕细琢。三个小时的电影时长并没有令我感到乏味。
电影的开始便从奥本海默和施特劳斯两个人的视角进行铺垫。正如核反应的两种方式,一个叫做「裂变」,一个叫做「聚变」。在影视作品中,黑白画面常用于讲述过去的事情,表示回忆。诺兰早期的作品《记忆碎片》里,却使用彩色与黑白表示时间的倒序和正序。这部电影的黑白画面更是巧妙。奥本海默的视角是彩色的,施特劳斯的视角是黑白的。或许在奥本海默的眼中,很多事情都带有自己主观意识的色彩,是充满复杂性的,但这些事情在施特劳斯,甚至在整个社会的眼中,只有黑白的对立。湖边,当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交谈后,爱因斯坦连看施特劳斯一眼都没有便走了过去。这让出身卑微又敏感的施特劳斯相信,奥本海默在爱因斯坦那里说了自己的坏话。电影第一次出现这个场景,便是黑白的。但在电影的结尾,再次重复这一场景时,来到了奥本海默的视角,画面变成了彩色的,原来,两位物理学家之间谈论的是人类的生与死的问题,根本没有提及施特劳斯这样的政客。
电影最精彩的部分是第三个小时————政府对奥本海默的审讯以及施特劳斯阴谋的揭露。在三位一体核爆试验成功,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后,影响奥本海默,影响世界的链式反应正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奥本海默无时无刻不在受到核弹对他的折磨。在外界看来,他是一位英雄,教室里的学生们用鞋子跺着地板向他庆祝,但在往后的日子里,那代表庆祝的跺脚声,像无情的轰鸣冲击着他的精神世界,让他充满愧疚。在诺兰的电影《失眠症》中,阿尔·帕西诺饰演的警官受到极昼的影响,无法入眠,窗外的亮光对他而言,像是捅破自己秘密的针头,刺进他的内心。在这部电影里,核爆后的白色光芒,也如同那些审讯奥本海默的政客一样,冲击着他的精神。
对于因国内未分级的观影制度而不得不对画面进行的修改,我认为,前几段的画面放大和加个裙子遮挡身体也还可以,但有个片段的修改极为可惜。在奥本海默被审讯的那一场景中,有一幕,镜头从左侧跨越一个人的背影,缓缓来到右侧的时候,奥本海默变得浑身赤裸。个人感觉导演是想通过这样的画面,展现出奥本海默的私生活已经被这些审讯他的政客们扒光,自己就像一个赤裸的人,受到数十人的注视,这是一种煎熬。但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发现后续有几秒钟,镜头又从右侧开始向左侧移动,我以为又要跨越那个人的背影,顺便回到现实,奥本海默穿衣服的模样。但那个镜头就仅仅向左移动了一点便没有了。我当时就觉得有些突兀。后来看到网上其他人的解释,才了解到,原来这里还删减了一段画面,为了保持声音的完整,将画面倒放了……那段删减的画面是,奥本海默的情人赤裸地和他一起暴露在公众面前。我认为这个画面删了是真可惜,因为这样更具有冲击性。可能原本的冲击力有 100%,缺少了这个画面,冲击力只能达到 80%。虽然不影响故事情节,但还是缺少了点味道。
当然,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路德维希。他负责了这部电影的配乐。小提琴的旋律一直带动着观众的情绪,是在是佩服他的配乐能力。在细细欣赏过他为《信条》《黑豹》《曼达洛人》《波巴·费特之书》的配乐后,我感觉,他是继汉斯·季默后,冉冉升起的一位配乐大师。
最后扯个题外话。作为一个纯粹的影视爱好者,我很不喜欢那些,恰巧发现近些天有某某电影上映,看了眼豆瓣评分,便跟风买票去看,又在网上跟风带节奏的人。他们并不关心他所看的电影,只是想表达自己内心的主义。正如前些日子上映的《芭比》,因为展现了女性、平权的内容,被部分极端女性定义为顺直男性不配去看的电影,又被部分极端男性定义为让女性撅醒的电影。事实上,他们在此前根本没有关心过电影什么时候被立项,什么时候选角,什么时候拍摄,根本没有看过拍摄的片场照,只为了给当前上映的电影贴上一个自己定义的标签,在我看来,这是玷污的行为。
而《奥本海默》在国内也难逃此命运。有人只关心删减修改的那几秒镜头,有人将其与和非人物传记电影《横空出世》作比较,又贬低其远不如《横空出世》,有人厌恶其中精妙绝伦的配乐和剪辑。如果你无法接受别人所欣赏的艺术,自己默默离开就好,为什么非要当着别人的面将别人欣赏的东西贬得一文不值,以彰显自己的审美才是正确的主流?
罢了,不和别人争论了,还是静静观看电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