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是在今年 7 月 18 日上映的,但我是在 7 月 25 日晚上去电影院看的,之所以没有在第一时间看这部电影是因为上映那天我看了《狮子王》。我在空间里看到了有的同学评价这部电影是「莫名其妙,荒谬绝伦」,这有些打我的脸,因为我在上映前就在空间里说,七月份去电影院最值得看的电影就是《银河补习班》。因为上映前我通过预告来看,这确实是在充斥着爆米花电影市场中难得的一部讲述教育和父爱的电影。说它荒谬,剧情中确实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我认为,一个故事,没有必要过于真实,多么贴近生活,只要能讲述出一个好故事,它也可以是一部浪漫的童话。这部电影的剧情,让我感触颇深。
剧情简介
电影采用了插叙的手法,电影的开端,是主人公马飞即将乘火箭上太空,在记者面前,他开始回忆自己一路成长的历程。马飞的爸爸马皓文是个东沛市很有名的桥梁建筑师,按照他的设计修建的东沛大桥在亚运会火炬传递暨大桥开通仪式上突然坍塌,马皓文背了全部的黑锅,被关进了监狱,马飞也成为了别人嘲笑的对象。
一个缺少父亲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马飞从小就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父亲留给他唯一的礼物就是大桥坍塌那天送他的那个用足球改成的地球仪,然而这份珍贵的礼物也被欺负他的同学毁坏了。马飞的脾气越来越倔强,在学校里成为了典型的「学渣」,在学校偷偷看小说,屡教不改。教导处主任决定开除他。在大会上,马飞见到了刚刚出狱的父亲,惊讶、喜悦却又有一些恨在其中。他恨他的父亲,恨他为什么不回家,这个家需要他。马皓文向主任求情,主任答应他,如果期末马飞考到年级前十,就不开除他的学籍。这种事,谁信呢?
马飞的母亲和养父因工作出差,马皓文就把马飞接到了原来他们一家住的地方。那是曾经他所在单位的家属院,因为邻居们都把大桥坍塌的事故归罪于他,他不敢和邻居碰面,只能偷偷进到家里,他的家,早已成为一间库房。马皓文曾经的徒弟帮助他拿到了这间屋子的钥匙,作为回报,马皓文答应给他提供设计图纸。马皓文并没有让马飞刷题,而是用一种启发式的教育,引导马飞主动地学习,找到自己的爱好。马飞看到自己的父亲这么努力,自己也开始努力学习。他也逐渐找到自己的理想——当一个飞行员。
临近期末考试,班主任担心马飞的学习情况,教导主任为了让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当中,要求全校学生寄宿到学校。而马飞却想到另一个城市去看航展。马皓文就偷偷带着马飞溜了出来,带他进行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在航展结束回家的途中,马飞和马皓文走散了,那天正好暴雨,又发生了特大洪水,马飞靠着马皓文平时教给他的生活技能,成功从困境中逃脱,而这些技能,是在课本中学不到的。
期末,马飞本应能考进年级前十,但他的语文作文被教导主任打了零分,因为这篇作文充满了想象,主任认为这与当今的价值观不符。但其他的老师都认为,这才是当今学生们缺失的东西,他们认为这篇作文能满分。马飞留在了学校。马飞的成绩越来越好,成为了全年级的第一名,教导主任希望他能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报清华北大,马飞却想当一名飞行员。
高考后高三的学生都认为自己得到了「解放」,从教学楼上将自己的课本和练习册一页一页地撕下,扔到楼下,这也成为了这所学校的「传统」。在「书雨」中,有一个疯子在兴奋地舞动着自己的双臂。他是谁?他正是教导主任的儿子,一个在应试教育下诞生的失败产物。他本有着很好的未来,却被大学考试的一场失利与父亲的冷漠摧残。
马飞当上了飞行员,又成为了一名宇航员。马皓文一直在为自己的那场冤案找证据。马飞的领导希望他的父亲不要追究这件事,因为一旦马飞成为了名人,过去任何一件事都会被无限放大。马飞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失望地说,他这辈子的教育是失败的。
电影的故事线回到了主线,马飞乘坐的载人飞船出现了故障,无法正常返回。马飞凭借父亲曾经教给自己的生活技能,再一次从困境中脱险。回到地面上的时候,马皓文在这片黄土地上等着他回家。
电影简析
先来说说我对这部电影的第一印象。这部电影的名字很新颖,银河补习班,给我一种很宽广的感觉,难道是要在宇宙中给孩子补课吗,这难道是一部科幻电影吗?随着电影《流浪地球》的火爆,今年被称作「科幻元年」,很多电影可能会蹭一些科幻的热度,这部电影的标题也可能有这种「嫌疑」。然而,实际上这部电影虽然有火箭和太空的元素,并不算是科幻电影。「银河补习班」,是父亲马皓文对儿子马飞的期待与爱的寄托。
演员方面,我之前在空间推荐这部电影的理由中也写了,因为这部电影是邓超主演的,而这又不是喜剧,那必然是一部好电影。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也确实是这样。我认为邓超是一个很出色的演员,我第一次在银幕上看的他的电影是《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他在那部电影里饰演的是一位患有白化病的人,因此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后来我是在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里真正认识这位演员的。我相信一提起邓超,大部分人的印象也是《奔跑吧,兄弟》里那个充满幽默的形象。他拍了好几部喜剧电影,但口碑都不太好,都说他饰演的角色很尬很尬。然而,他在一些剧情片和文艺片中的角色饰演得十分出彩,就拿最近的一部电影,国师的《影》来说,他饰演了两个角色:沛国大都督子虞,以及子虞的替身境州,两个角色的性格独特鲜明,邓超能够将二人的性格诠释得很到位。在《银河补习班》中,我们又能看到这位完全沉浸在角色当中的邓超了。
剧情上,网上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这是一部很出色的电影,充满温情,又批评了当今应试教育的现状,是一部绝佳的教育电影,适合一家人一同观看。有人说,这部电影充满「毒鸡汤」,过于煽情而显得「假大空」,一切都那么荒谬绝伦,马皓文的教育绝对称不上成功。
这种类型的电影,口碑褒贬不一是很正常的。有些观众关注的是剧情的合理性,剧情在现实社会中的对照,有些观众更关心的是电影流露的一种情感。因为电影是一种艺术作品,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我认为,一些不合理在电影中可以看做是合理的。我觉得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人公马飞从小缺失了父爱,父亲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父亲能够给孩子成长的信心与力量,而正因为马皓文入狱,马飞心目中父亲的光辉形象变得黯淡,他也因此受到同学的欺凌。这对一个孩子的心理和认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马飞后来成为一个不爱学习又倔强的「学渣」是在意料之中的事。除了父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当然还有母亲。在电影中,马飞的母亲与马皓文离婚后,嫁给了一位财大气粗的人,「有钱好办事」。我相信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长就是这样的人。不管自己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一定会挑市里的重点学校,出钱出力,找人托关系,一定要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去。他们总认为一个好的学校就能给孩子好的教育,却忽视了孩子最重要的教师就是自己。只顾着催自己的孩子完成作业,认真学习,不关注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样的孩子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吗。马皓文就是一个独特的人,走不同寻常的路线,「启发式」教学。他能让自己的孩子从内心真正的想去学习,而不是被逼迫地学习。如果孩子不想学,那就不学,最重要的是孩子能够找到自己内心真正寻求的东西——梦想。这也是为什么马飞想在考试前去看航展,马皓文万分支持他的原因,马飞心中有自己的理想,他知道自己要为什么努力,找到人生道路的方向,比盲目地学习更重要。
其次是当今应试教育的不足之处。电影中最讽刺的一个片段就是,教导主任的办公室里的优秀毕业生的照片墙中缺了一张照片。从马皓文的口中我们得知,那是教导主任儿子的照片。当年,马皓文从主任儿子的手中接到了火炬。主任儿子因大学考试受挫,想要得到父亲的安慰,父亲却冷酷无情,似乎只有成绩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精神打击最终将主任儿子变成了一个疯子。这样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常见,就算学习再怎么施加压力,也不至于将一个学生变成疯子,参加过高考的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那些衡中毕业的学生,生活得也很快乐。不过我想,电影中这样的桥段正是想突出马皓文与教导主任两人教育理念的差异之大。教导主任所代表的正是老式守旧的传统教育,而马皓文代表的更像是一种超前的教育理念,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也算是有所前进,不能算是教导主任那一派的,不过在大的应试教育环境下,想要有所改革,实在是难。
电影情节中一个较的争端在于,马皓文的做法到底是对是错。我想,在现实中,如果临近大考,你突然有一个奇特的想法,想要到某个地方旅游,然后你就去了,回来的时候,正好赶上第一门课的考试,就算你是全校的年级第一,这一次,成绩也不会太好看。不过在上文我也说了,电影毕竟是一种传达思想的工具,借助于镜头中的故事,而这种故事,可以有艺术性的加工,不合理并不等于荒谬绝伦。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流了眼泪,这算是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几部能让我感动的电影,我内心真真切切被马皓文的父爱感动了,这种对孩子无限的鼓励,无限的热情,无限希望的爱,只有父爱,才能称得上是「银河」吧。